今年以来,乌海市民政局通过创新救助机制、创新未成年人救助模式、拓宽分类帮扶等举措,做实做细温情救助,形成“发现、劝导、安置、救助、帮扶”全链条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闭环,指导乌海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强化街面巡查、搭建多元救助平台等方式,积极分类施策救助,不断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量,为流浪乞讨人员搭建暖心“避风港”。
创新机制,强化街面巡查救助 不断完善街面巡查机制,加强与公安、城管、街道等部门沟通联系,对车站、广场等流浪乞讨人员重点活动区域进行高密度排查,做到“发现一个、劝导一个、救助一个”,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。今年以来,救助各类对象73人次。
创新模式,强化未成年人救助?;?/strong> 建立“1+N(监护服务+温情约谈+心理辅导+生涯规划+资源整合)”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服务模式,通过全面监护、温情陪护和细心照护,会同公安、合力救助无家可归的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送入市儿童福利院养育;帮助5名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、重返校园、融入社会,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分类施策,强化源头治理 依托全国流浪乞讨救助管理信息系统,建立易流浪走失人群信息库和长期在外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台账。每年对安置人员进行2次回访,对易走失流浪人员进行1次回访,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照顾情况、政策享受情况及生活状况等,对存在流浪风险人员进行排查,从源头上预防他们外出流浪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