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风楼阁信息平台-快餐200带吹电话号码,51龙凤茶楼论坛网,51龙凤茶楼论坛网北京

【文明村镇创建】我市多举措推进乡村法治建设
发表时间:2023-05-12    来源:

  近年来,我市按照“八五”普法规划要求,统筹抓好乡村法治宣传教育、公共法律服务、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创建等工作,全力推进乡村法治建设,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。

  统筹谋划部署,狠抓措施落实。我市把乡村法治建设列入全市“八五”普法规划、《乌海市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》等重要内容,制定出台《乌海市贯彻〈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〉重大举措分工落实方案》,与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”“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”“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”创建相结合,推动乡村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。

  认真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形成乡村法治建设合力。我市制定印发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指导清单,明确涉农普法责任单位责任。涉农普法责任单位利用“宪法宣传周”“民法典宣传月”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等重要时间节点,深入农区宣传宪法、民法典等法律法规。村“两委”成员、“法律明白人”等基层普法工作人员通过“法律图书角”“法治长廊”等载体定期发布法治宣传内容、组织村民参与法律知识竞赛,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素养,培养基层群众经常学法、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的理念。此外,我市依托市、区、镇(街道)、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,利用“律兜”互联网无人律所、“小律”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提供公共法律服务,镇(街道)、村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治讲座,解答村民法律咨询,不断满足农区居民公共法律服务需求。

  建立三级培训机制,加强基层普法队伍建设。2021年以来,我市农区推选培养了“法律明白人”42名、“学法用法示范户”15户,提前实现了每村3名“法律明白人”、1户“学法用法示范户”的目标。我市在教育培训中建立了市、区、镇(街道)三级培训机制,形成了线上+线下、理论+实践的培训模式,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了人力保障。

  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,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。我市以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创建为载体,严把示范创建质量,严格落实建设指导标准,推进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建设科学化、规范化,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;强化动态管理机制,定期进行复核,对复核不合格的取消资格。目前,我市农区共有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2个、“自治区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3个。

责任编辑:许 勇